煤炭开采诱发地表塌陷防控技术和修复治理模式
            作者:   时间:2025-08-14   点击数:   来源: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果简介:
我国晋陕蒙地区煤炭开发引发的地面塌陷问题分布区域广、破损面积大、发育数量多,表现为沉陷盆地、塌陷坑、塌陷槽、台阶状塌陷等现象,对生态环境扰动破坏严重。成果聚焦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煤矿区地表塌陷防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难题,以“破坏机理-精准预测-协同监测-高效治理”为研究主线,交叉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及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空-天-地协同监测、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技术手段,解释了沉陷区地表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基于边坡稳定性多级评判思想,建立了一套由粗到细、分级筛选的塌陷区采动滑坡高精度“三级”预测技术与智能评价体系;构建了煤炭开采诱发地表塌陷差异化修复治理模式,实现了采煤塌陷区“地下-地上”一体化协同治理。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应用实例:
研究成果已在陕北、神东、蒙东等大型煤炭基地和锡林郭勒、鄂尔多斯等大型煤电基地得到了应用。成果在岩土工程、矿山环境领域中对于矿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地表塌陷与地裂缝灾害治理以及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提供了有力支撑。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服务